成果发表丨张鸿祺、张鹏教授团队:儿童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 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

科室新闻 2024-06-24

微信图片_20240715132944.jpg

2024年6月9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张鸿祺、张鹏教授团队在《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JCR分区Q1,IF:5.9)期刊上发表了题为“Paediatric intracrani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outcomes and prognosis”的研究论文,该文章由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苏新硕士、马永杰医生、宋子豪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叶明教授、张鸿祺教授、张鹏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

微信图片_20240715132945.jpg

与成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s)相比,儿童DAVFs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较低的治愈率和较差的预后。然而,由于样本量小的限制,长期预后和随访数据尚未得到描述。本篇文章记录并分析了作者所在机构2002年至2022年间连续43例儿童DAVFs的临床数据。根据预后差异,将这些患者分为婴儿型(Lasjaunias分类)和非婴儿型(成人型和硬脑膜窦畸形(DSM))DAVFs。

这些患者首次出现症状的平均年龄为8.4±6.0岁。29名男孩和14名女孩在出生至18岁之间就诊。10名≤1岁的患者中,有5例出现无症状性心脏肥大,而33名>1岁的患者中仅有5例出现(p=0.022)。42名(88.4%)患者仅接受了血管内治疗,9.3%的患者接受了放射外科手术、钻孔栓塞或外科手术。治疗结束时,28名(65.1%)患者的DAVF被闭塞。其中26例仅接受了栓塞治疗,1例同时接受了栓塞和外科手术,1例接受了钻孔栓塞。患者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9.3%,均由血管内介入治疗导致。根据Lasjaunias分类,有18例成人型,17例婴儿型和8例DSM型。与非婴儿型DAVFs相比,婴儿型DAVFs显示出更多的治疗次数、更低的治愈率和更差的预后(p<0.001, 0.003 和 0.021)。平均随访时间为41.4±36.2个月(3-228个月)。8名(22.9%)患者死亡。

大多数成人型DAVFs和DSM型目前可以通过栓塞有效治疗,取得良好的结果和预后。然而,治疗婴儿型DAVFs仍然面临挑战,其预后常常较差。

微信图片_20240715132947.jpg

Kaplan-Meier曲线展示了所有患者在随访时间(月)内的生存率概率。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显示,非婴儿型儿童DAVFs的生存率概率高于婴儿型DAVFs。

微信图片_20240715132949.jpg

一名婴儿出现呕吐和癫痫发作,同时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A, B) 矢状位T1加权MRI (A) 和轴位T2加权MRI显示巨大的窦汇。(C–E) 颈总动脉和椎动脉血管造影显示中线Cognard IIa+b/Borden II型硬脑膜动静脉瘘伴硬脑膜窦畸形,主要由双侧枕动脉和左侧小脑后下动脉的硬脑膜分支供血。注意到双侧横窦引流不良,主要引流静脉涉及直窦-大脑内静脉和上矢状窦-皮层静脉。(F) 通过小脑后下动脉使用弹簧圈和Onyx实现完全栓塞。(G, H) 完全栓塞21个月后无复发。患儿无症状,且未发现发育迟缓。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35/svn-2024-003122

微信图片_20240715132950.jpg

共同第一作者

苏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22级外科学(神经外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主要进行硬脑膜动静脉瘘、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脊膜动静脉瘘及其他颅内血管畸形相关研究。在SCI杂志上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著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参与2部著作翻译。受理专利1项。

微信图片_20240715132952.jpg

共同第一作者

马永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副研究员、博士。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秘书,神经医学创新转化联盟秘书。主攻出血性脑血管病、脊髓血管疾病诊治与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十三五、国自然、市科委等多项课题研究。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Neurology》《Stroke&Vascular and Neur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参编著作3部。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张鸿祺知名专家团队门诊)

微信图片_20240715132954.jpg

共同第一作者

宋子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23级外科学(神经外科)专业型博士研究生,主要进行硬脑膜动静脉瘘、硬脊膜动静脉瘘及其他颅内血管畸形相关研究。在SCI杂志上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著11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参与2部著作翻译。

微信图片_20240715132955.jpg

共同通讯作者

叶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师从神经外科凌锋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组主诊医师,长期从事复杂性脑脊髓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擅长颅内动脉瘤、脑及脊髓血管畸形、颅内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手术及介入治疗,擅长脑及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五上午(专家门诊)

微信图片_20240715132957.jpg

共同通讯作者

张鸿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目前担任世界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WFITN)执行委员,亚洲及大洋洲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AAFITN)执行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JNIS》中文版主编多年来,一直从事脑与脊髓血管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疗,在脑动脉瘤、颅脑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畸形等方面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承担及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20项,在《JAMA Neurology》《BRAIN》《Annals of Neur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著17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出诊时间】周二晚(特需门诊)

微信图片_20240715132958.jpg

共同通讯作者

张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主任医师。现任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分会介入神经放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血管内治疗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学会介入分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世界神经介入放射联合会高级会员。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专家门诊)、周一上午(特需门诊)